文章目录

——到现场去。
到产生图像及意义之地去。

如何理解一张照片?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要摆脱在手机上看照片的习惯。到现场去。

现场,可以是摄影师实际的拍摄地,可以是作品最初的实体呈现方式(洗印出的单张照片),可以是一次完整的展览现场,或是最后编辑成册的作品集。

传统的艺术欣赏,通常都会要求“回到原作”。然而对摄影来说,“原作”是一个很尴尬的词。现代技术已经让它成为了复制的艺术,你找不到真正的“原作”,因为它本质是电脑中的一串编码信息。这导致我们阅读的图像,在某种意义上都只是复制品。

这个时候,哪里才是摄影意义真正的产生之地?如果我们不能使用“原作”这个词的话,我想,“现场”或许是一个合适的词。摄影截取了时间及空间的一个切面,而为了理解它,我们需要的是回到现场。

1.jpg

让我们来回想下按下快门的那个时刻发生了什么:摄影师来到一处地点,被那里的正在发生的事件或是情境所打动,于是运用手头的现代技术,试图还原打动他内心的那一刻……之后,他还可能会采取一些编辑手段,对照片进行细微的处理;输出成实体图像,印在杂志书本上或只是挂在某处(家里,画廊,展览馆);他还有可能不满足一张照片,而采用多张照片的形式来还原当时情境,这之间可能还涉及到照片顺序的编排……而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摄影之产生的现场,并非仅仅只是拍摄地的现场,而包含了所有摄影师为了呈现他所理解的意义而所做的一切的工作。

因此,只有当我们回到现场,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与作品展开对话。摄影师通过一些手段尽力去复现他在现场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意识波动,我们唯有循着他之前的脚印,才有可能让图像在我们心底产生类似的意识:我们看到他所看到的,并按着他要求的方式去观看,通过这种模仿行为,我们再造了现场在摄影师心中所产生的初始意义。

这里有一点必须要特别注意,就是在参与这种“复现”活动之时,我们应该尽量的保持内心澄明无物,即不带偏见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用现象学的说法,这是一种“悬置”。只有这样,摄影师的意识才能顺利地进入我们的身体,并与我们发生对话。否则我们就很容易被先入之见吞没,最终只能形成一个歪曲的印象。

或许我们可以先来考察一下森山大道的作品。如果仅从纯粹的摄影技法上来讲,森山大道的照片并没有多少言说之处:构图?普通,甚至连他自己都承认“懒得看取景器”;色彩?黑白,如果有特色的话,也只是调高了反差而已。但是,这些零乱的单张照片,并非是摄影师所处的现场,或者说,它们只是“现场的一小部分”。真正的现场是,森山大道无论白天黑夜的在街头暴走游荡,像条流浪狗一样对这个不安分的城市冷眼旁观。跟着他的照片(一系列照片),我们将重走一遍他所走的道路,感受暴走时的沉重呼吸,迎面而来的压迫感,甚至那些模糊不清的图像也有了意义,正如我们在遭遇那个场景时所产生的眩晕感一样。

而在另一组荒木经惟的作品中,现场同样是一条路,一条从家里通往他妻子住的病房的路。在这条路上,反反复复出现一张广告牌,或远或近。无限的重复传递出不安:这条路还要走多少遍?然而当它不再出现时,便意味着对面的人不再存在。原本一条无聊的路,在摄影师的反复的行走中开始承载意义,这种意义仅通过我们跟随照片的“再行走”而复现。

回到现场,即是从意义的产生之地再出发。理想的情况是,回到摄影师所处的当时当地(然而这并不可能,时间无法倒退,而空间也已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变化)。那么退一步,回到摄影师再造的“第二现场”,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将运用他所能想到的一切手段去重塑意识,而我们又将通过这些手段在我们的内心再现这些意识。

很明显,只有摄影师首先在现场“被触动”,他才有能力复现这种触动,因为他知道何种图像是被需要的。其次就是如何让这种复现变得更好:这才涉及到技巧问题,正如写文章时有些词汇能够表达哀伤,有些语句适合描述爱情——这时便可把这些手法拿来一用:单图或组图,黑白或色彩,曝光怎样才更恰当?要不要裁剪?要不要拼贴?更为天才的做法是开创一种新的手法,它抛弃惯常的模式而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正如语词的更新一样,“给力”这个词传递出的情绪远较之前的词汇更适合表达当代人的情感。

这里便给了我们辨别摄影优劣的机会:首先在参与现场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区分出真正有思想的摄影和纯粹模仿技巧的摄影,这在街拍纪实中最为常见,因为纪实更注重表达情绪而非仅仅是图像的奇观;其次,对于摄影师想要还原的现场,是否有更精妙的表达方式?最后,摄影师是否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语言,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以往未曾注意、却又真实存在的意识情绪?所有这些将帮助我们判断,这是不是一份好的摄影。

在这个过程中,批评家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并非所有的观众都有机会到达现场(比如没有机会看到原始照片、参观展览),或者因为时代和身份的限制而很难融入到摄影师的情境之中,批评家因而有义务去澄清真相,还原现场。不是凭着自己的主观印象随意发挥(就像很多印象式的评论一样),而是去充当导游,带着观众去走摄影师曾经走过的那条路,他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是怎么走的,他走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最终这条路的尽头,是每个人的内心观感,而非一个绝对化的标准答案。但观感之间会有相似性,因为我们走的是同一条路。

因此,让我再最后重申一次:回到现场。去购买画册,观看展览,去听听摄影师的分享会,甚至现场实地重走一次……即便觉得模模糊糊,看不明白,也没有关系,至少你真正的参与了对话的过程,而不是被一些坊间流传的片面的消息牵着鼻子走。

文章目录